ARTICLES/文库
边听边读的方式,好吗?
2020-09-13 • 41230导读
现在很多家长或老师,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在读书时,边看书,边听音频,认为这样做可以达到让孩子训练听力,模仿标准读音的目的,而且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英语的语感,通过音频标准的发音,让学生能够听读结合。这个学习方式中,有部分人赞同此做法,但是也有部分人不赞同此做法,认为此做法会让学生分心。
这篇文章实际上是我2017年发布过的,当时可能没有多少人去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,而且以前朗读类APP也没有这么多人去使用,而现在的市场环境不一样了,我看很多的家长与校长还在认为,用那些朗读类APP,看着图片,听着音频,认为就叫读书。这个话题太古老,年年说,年年有人反驳我。
关于听读结合的这种训练方式,我们要分开情况来谈,如果是低幼儿在阅读绘本阶段的话,对着文字去听音频有一定的训练作用,但是这种训练的作用并不能达到语感或听力的作用,更多的作用是让孩子们知道不认识的字的发音。相反,这种方式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思维能力,我们都知道绘本阅读阶段,孩子们会通过文字与绘图去结合去领悟故事内容,如果这里再加入过多的音频,反而是在对阅读中加入杂音,使孩子分心,并不能达到很好的阅读效果。
读书与听书是两种不同的训练目的
对于已经开始阅读章节书阶段的孩子来说,边听边看的方式就更不可取了,我们知道 ,人在专心阅读时,大脑会根据语言形成想像画面,是需要眼睛与大脑协同配合的阶段,大脑需要及时处理眼睛收集的文字信息,并加工成读者需要领悟与理解的内容。当故事书的文本语言难度对读者流利阅读不构成较大障碍时,读者的阅读速度一般可以达到每分钟200-400字/分钟,当然这是一般读者,经过系统训练的阅读者,速度能达到更高水平。而一个人的正常说话速度一般在120-140字/分钟,如果是有感情地朗读的话,语速一般都是在120字左右。因此如果在阅读文字时,一边听音频,一边看书,那么大脑需要同时处理视觉与听觉同时传递进来的信息,会形成信息相互干扰,更何况这两种信息的采集速度不同,对大脑的处理干扰会更大,更疲劳。
以上这些都是有科学实验验证的,如果你不太确定,你可以用母语尝试一下,比如,你可以随便找一本中文书,一边看,一边听播音。你自己就能明显感到音频对你是极大的干扰,并不能提高你的阅读体验,如果你专心阅读了,音频在讲些什么,你都不确定。所以我们在要求孩子阅读英文书时,不要在阅读的过程赋予更多的功能在里面,读书就安静地读。
如果想通过原版书音频去练听力的话,建议是先读文本,如果孩子真的很喜欢这本书,那么在读完之后,就可以盲听,精听这本书的音频,让孩子在听音频时,通过声音的提示,可以在大脑回路中再次形成画面构成,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与兴趣。
小时候,我们能看的书真的很少很少,在偶尔得到三国演义,水浒等名著之后,拼命地读,在当时的年纪,书中有些内容我们是无法想像出画面感的,这当然与我们的阅历是相关的,但是当我听到单田芳的评书之后,脑中能迅速形成很强的场景画面感,以书中描述的内容获得了更进一步的理解。所以说听书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。
如孩子拿到书一两次就让孩子跟着音频进行跟读,这样会打击孩子阅读的欲望,适得其反。
那么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?
拿到一个资源的时候先让孩子进行“看“的过程,让孩子自己去看图与文字,接下来孩子会有”听“的欲望(听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阅读),那么通过父母或者音频的方式让孩子听资源,再接下来孩子会热衷资源当中的某一本或者某几本反复的看和听,这段时间由孩子自主,等到孩子对这个资源的热度达到70%的时候可以进行跟读了。而且跟读也要有进阶,因为跟读不仅仅是模仿,还有内化。时间久了,听力自然就形成了,听你能听得懂的内容,才叫练听力。
1000小时的有效听力训练就可以达到熟练地步,3000小时以上的训练,听力就能达到相对精通的地步,甚至能听出各种口音之间的细节。
对于小学生以上的英文学习者,如果真的想通过音频去练听力,不建议去边看边听,而应该是先看,再听,要盲听,精听,最后再听写,听到不漏掉任何一个小词。